首頁主選單我們的使命聖經課程今天的經文捐款聯絡我們


 
真理的時刻 -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Picture 1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一幕
在我們開始這一課之前,我們先來禱告:
我們的父,

一直到現在您的話語都透露出重要的訊息,而我們也知道您還有很多重要的事要教我們。

願您在以下的課程中將這些事啟示給我們知道,並且藉由聖靈運行在我們心中的大能大力,我們得以將這些真理行出來。

願這些教導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反映出您的樣式。我們禱告奉主耶穌的聖名。

阿們。
下一幕

Picture 2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二幕
列王記下第五章:1節 短評
亞蘭王的元帥乃缦,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藉他使亞蘭人得勝。

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痲瘋。
讓我們以舊約聖經中亞蘭王的大將乃缦—一個尋求醫治的痲瘋病患的故事來開始這一課。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三幕
列王記下第五章:9,10節 短評
於是乃缦帶著車馬到了以利沙的家,站在門前。

以利沙打發一個使者對乃缦說,

《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淨。》
在聽說過先知以利沙的事之後,乃缦決定去拜訪他,好讓自己的痲瘋病得著醫治。

以利沙並不打算接見他。然而他把治好大痲瘋的方法告訴乃缦:在約旦河裏沐浴七回。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4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四幕
列王記下第五章:11,12節 短評
乃缦卻發怒走了,說,

《我想,祂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上帝的名, 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痲瘋。

大馬色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麼?我在那裏沐浴不得潔淨麼?》

於是氣忿忿的轉身去了。
沒有想到竟是這樣的治療方法,乃缦氣得轉身就要走,根本不想照以利沙所說的去做。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5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五幕
列王記下第五章:13,14節 短評
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

《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麼?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

於是乃缦下去,照著神人的話,在約旦河裏沐浴七回,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淨了。
約旦河的水並沒有什麼讓人不可思議的特性。

真正治好乃缦的是他願意照以利沙所說的去做。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6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六幕
彼得前書第二章:21節 短評
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 就像乃缦被要求到約旦河裏去沐浴一樣,上帝也要求我們以具體的方式來表示我們是和祂是一國的。

上帝要我們做什麼事呢?

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在一切的範例,也就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身上。
約翰一書第二章:6節
人若說他住在主裏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7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七幕
馬太福音第三章:13-15節 短評
當下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約翰想要攔住他,說,

《我當受祢的洗,祢反倒上我這裏來麼?》

耶穌回答說,

《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
耶穌不是罪人,所以祂無須受洗:這也就是約翰攔住祂受洗的原因。

然而耶穌想要為我們建立一個榜樣,使我們可以《盡諸般的義》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8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八幕
約翰福音第三章:22節 短評
這事以後,耶穌和門徒到了猶太地,在那裏居住施洗。 耶穌教導他的門徒洗禮的重要。

就在升天之前,祂吩咐他們為每一個得著新生的人施洗
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19,20節
【耶穌說,】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9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九幕
羅馬書第六章:3,4節 短評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麼?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
洗禮是什麼意思呢?

洗禮是一種姿態象徵我們要與耶穌同死,將我們的“老我”,也就是從前的有罪的生活拋開,如此才可以行在新的生命中。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0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十幕
羅馬書第六章:5,6節 短評
我們若在祂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也要在祂復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祂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 洗禮象徵著洗去舊我,穿上新我。
哥林多後書第五章:17節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

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1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十一幕
歌羅西書第二章:12節 短評
你們既受洗與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祂一同復活。都因信那叫祂從死裏復活上帝的功用。 讓我們切記:洗禮象徵著我們向罪的死〈《舊人》的死〉,而因著耶穌基督,我們得以在祂裡面擁有新生。
羅馬書第六章:11節
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卻當看自己是活的。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2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十二幕
彼得前書第三章:20,21節 短評
就是那從前在挪亞豫備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

這水所表明的洗禮,現在藉著耶穌基督復活,也拯救你們。
使徒彼得以挪亞方舟的洪水為例使我們明白洗禮的意義:因回應上帝的呼召,挪亞和他的家人們《藉著水得救》。

就拿患了大痲瘋的乃缦來說,得痊癒並不因著水:乃是上帝藉著水,救了乃缦以及挪亞一家八口人的命。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3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十三幕
彼得前書第三章:21節 短評
這水所表明的洗禮,現在藉著耶穌基督復活,也拯救你們,這洗禮本不在乎除掉肉體的污穢,只求在上帝面前有無虧的良心。 就如同挪亞以具體的行動,也就是進入方舟,來回應上帝的呼召,我們也必須以具體的行為來回應上帝的呼召:接受洗禮。

這是《只求在上帝面前有無虧的良心》,公開的表示我們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4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十四幕
以弗所書第五章:25,26節 短評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 洗禮,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在救贖主耶穌基督與相信祂的人之間一種婚姻的連結。

這種連結必須在眾人面前表明出來
馬太福音第十章:32節
【耶穌說,】

《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5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十五幕
以弗所書第四章:5節 短評
一主,一信,一洗。 那麼,洗禮必須如何執行呢?

有人說必須將受洗者完全浸入水中,讓水從頭到腳淹沒他。
其他人則認為簡單的灑一下水就夠了。

也許有些人認為洗禮的方式不是重點,但是我們不要弄錯了:
上帝的道和這件事有重要的連結。

根據聖經的記載,真正的洗禮只有一種,方式只有一種:是什麼呢?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6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十六幕
約翰福音第三章:23節 短評
約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因為那裏水多。 上帝的道所教我們的唯一一種洗禮是浸水禮:受洗者必須完全浸入水中。

這就是為什麼聖經說約翰需要《很多水》來施洗。

事實上,《施行洗禮》這個動詞是從希臘文的動詞《baptizo》來的,意為《沉浸》,《潛進》,《使浸水》,可以在任何一本好的字典裏找到這樣的說明。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7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十七幕
馬太福音第三章:16節 短評
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裏上來。 受了洗之後,耶穌從水裏上來。這段經節清楚的表示了耶穌是全身浸入約但河裏的。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8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十八幕
使徒行傳第八章:36-39節 短評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

《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

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

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

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裏去,腓利就給他施洗。從水裏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
如果灑水就夠了,為什麼腓利和太監要《下到水裏去》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9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十九幕
歌羅西書第二章:12節 短評
你們既受洗與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祂一同復活,都因信那叫祂從死裏復活上帝的功用。 只有一種洗禮是象徵著埋葬:浸水禮。
羅馬書第六章:4節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0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二十幕
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19,20節 短評
【耶穌說,】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討論完洗禮的方式之後,下一個問題是:受洗有什麼資格上的限制嗎?聖經的回答是:有的。

事實上我們在接下來的經節會看到,要接受洗禮的人必須相信耶穌基督並且為自己的罪悔改。

就嬰兒來說,他們並不符合上述條件,因此他們不是合宜的受洗者。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1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二十一幕
馬可福音第一章:5節 短評
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裏,承認他們的罪,在約但河裏受他的洗。 由此可知,在受洗之前必須先認罪和悔改。
使徒行傳第二章:38節
彼得說,

《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2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二十二幕
使徒行傳第八章:36,37節 短評
太監說,《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

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
而且聖經也明白指出,要成為合格的受洗者必須全心相信上帝。
使徒行傳第十八章:8節
管會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

還有許多哥林多人聽了,就相信受洗。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3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二十三幕
使徒行傳第八章:12節 短評
及至他們信了腓利所傳上帝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連男帶女就受了洗。 聖經提及《男人和女人》的受洗,但從未提及嬰兒和小孩的受洗。

事實上,孩童受洗始於第三世紀,乃為了增加教會中《信徒》的數量。

然而,聖經清楚載明:洗禮唯有在受洗者清楚自己決定的情況下才是有效的。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4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二十四幕
使徒行傳第二章:41,47節 短評
於是領受他【彼得】話的人,就受了洗。 (...)

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藉由受洗,我們進入了上帝的大家庭:教會。

我們也成了祂豐收期的勞動者,樂於為祂作工。
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13節
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5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二十五幕
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20,27節 短評
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

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
藉由受洗我們成為基督身體— 也就是教會的一部份,依據上帝給我們的天賦和才能做事。

身為祂的使者,我們是祂在這個世界上的代表。這是何等的榮耀啊!
哥林多後書第五章:20節
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上帝藉我們勸你們一般。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6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二十六幕
路加福音第三章:21,22節 短評
眾百姓都受了洗,耶穌也受了洗,正禱告的時候,天就開了。聖靈降臨在祂身上,形狀彷彿鴿子。 經由受洗而與耶穌基督有分之後,我們可以仰賴聖靈在我們心中作工,幫助我們善盡基督使者的職責,潔淨我們一切的罪過。
使徒行傳第二章:38節
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須受所賜的聖靈。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7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二十七幕
約翰福音第三章:5節 短評
耶穌說,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的國。
在這一課接近尾聲時,我們必須要了解的是,受洗在每一個基督徒生命中的重要。

耶穌的話顯示出受洗對祂的跟隨者而言不是一種選擇,而是非做不可的事。

那麼,我們的決定是什麼呢?
馬可福音第十六章:16節
【耶穌說,】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8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二十八幕
約翰福音第十三章:15節 短評
【耶穌說,】

《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
耶穌,從未犯過罪,故不須受洗禮。然而祂卻也受了洗,為的是叫我們有榜樣可循。

現在我們必須各問自己:

《至於我,耶穌的榜樣對我而言有何意義呢?我要遵循他的榜樣接受洗禮,或是當什麼事也沒發生過的繼續過我的日子?》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9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二十九幕
使徒行傳第二十二章:16節 短評
現在你為什麼耽延呢?

起來,求告祂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
當我們在做受洗這個重大決定的時候,願聖靈開啟我們的心,並且引領我們。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0 真理的時刻 第八課
由水和聖靈而生
第三十幕
讓我們來禱告:
親愛的上帝,

當我們在尋求您的話語,要發現您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旨意時,我們常會不斷的面臨選擇。

今天,您教我們必須要受浸水禮,以便成為您的大家庭,也就是您的教會中的一員。

這不是個容易的決定,然而藉由您的愛子,您已給了我們一個遵循的榜樣,而且您應許我們要賜給我們聖靈的力量,因此我們得以有力量站在您那一邊,並且在眾人面前以接受洗禮的方式表達出來。

親愛的救主,在我們作這個重大決定的時候,請幫助我們。奉耶穌基督的名求

阿們。
前一幕
第八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第八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目前只有 英文法文 版的測驗)


這一課插圖的來源
Screen 1: Picture collection «ClickArt 65,000» by Broderbund, CD #4, NATFL095.JPG. Screen 2: In: «The Children’s Bible, volume 11», Golden Press, 1981, p.657. Screen 3: ANDERSON, Harry. In: «L’Espoir de l’Humanité» volume 2 (Ellen G. White), Editions Le Monde Français, front cover.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62, 1989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4: ANDERSON, Harry. In: «L’Espoir de l’Humanité» volume 2 (Ellen G. White), Editions Le Monde Français,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1972, p.545. Screen 5: In: «The Bible in Pictures for Little Eyes» (TAYLOR, Kenneth N.), Moody Press, Chicago, 1956, p.132. Screen 6: NYE, Vernon. In: «Uncle Arthur’s Bedtime Stories, volume 2» (MAXWELL, Arthur S.), p.98.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64, 1965, 1967, 1968, 1976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7: Picture collection «Corel Gallery Magic» by Corel, 1997, CD #8, Photo Library 4, 651001.PCD. Screen 8: In: «The Watchtower» magazine (September 15, 1987),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p.10. Screen 9: In: «The Living Bible», Holman Illustrated Edition, 1973, p.992. Screen 10: «Grape, purple». In: «Collier’s Encyclopedia Deluxe 1998», Sierra Home. Screen 11: SEDLACK, Andrew. In: «The Bible Story, volume 9» (MAXWELL, Arthur S.), p.186. Picture edited by Cyberspace Ministry.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7, 1985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12: KNOX, John. In: «Ministry» magazine (June-July 2000), Seventh-day Adventist Ministerial Association, front cover. Table of Screen 12: GREENE, Nathan. In: «Signs of the Times» magazine (July 1990),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p.10. Screen 13: Picture from the Web site: www.cazaban.fr/index.php?url=pme Screen 14: LEE, Elfred. In: «Revelation Seminars», Seminars Unlimited, 1986, lesson #11 («L’Observation du Dimanche et l’Apocalypse»), p.3. Screen 15: STEEL, John. In: «The Triumph of God’s Love, volume 2» (WHITE, Ellen G.),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and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1950, p.398. Screen 16: ANDERSON, Harry. In: «Vers Jésus» (WHITE, Ellen G.), Editions Le Monde Français,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front cover. Screen 17: RUDEEN, Herbert. In: «The Bible Story, volume 10» (MAXWELL, Arthur S.), p.191. Picture edited by Cyberspace Ministry.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7, 1985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18: In: «Questionnaire Adulte de l’Ecole du Sabbat»,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Third Quarter 2000, front cover. Screen 19: TITIAN. «The Pentecost». In: «The Reader’s Digest Bible - Illustrated Edition», 1990,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p.857. Screen 20: Picture Collection «Corel Gallery Magic» by Corel, 1997, CD #8, Photo Library 4, 676028.PCD. Screen 21: In: «Egermeier’s Bible Story Book» (EGERMEIER, Elsie E.), The Warner Press, 1963, p.235. Screen 22: «Amazing Facts - Net New York ’99» advertisement. Screen 23: TANK, Darrel. In: «Ministry» magazine (June-July 2000), Seventh-day Adventist Ministerial Association, p.51. Screen 24: In: «The Triumph of God’s Love, volume 2» (WHITE, Ellen G.),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and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1950, p.580. Screen 25: ZINGARO, Charles. In: «Votre Bible et vous» (MAXWELL, Arthur S.), p.48.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9, 1987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26: In: «Adventist Review» (May 1996), p.15. Screen 27: Photo by H. Armstrong ROBERTS. In: «Adventist Review» (April 1996), p.19. Screen 28: ANDERSON, Harry. In: Bible study guide «Les Sentiers de la Foi» (GERBER, Charles), Lesson #23 «Jésus-Christ dans les Evangiles», p.1.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2, 1980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29: Picture collection «ClickArt 65,000» by Broderbund, CD #4, NATOT017.JPG.
Any copyrighted images not bearing a statement of permission, are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non-commercial scholarly commentary or criticism in accordance with section 107 of U.S. Copyright Law, and with article 29 of Canada Copyright Act (Chapter C-42), which by law can be without the consent or endorsement of the copyright holder. Images lacking attribution are either known or assumed to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or have an as yet undetermined status. Anyone having knowledge of proper attribution for an image is requested to contact us via email below so that it can be correctly noted. It is our intent to comply fully with applicable laws regar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第八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第八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目前只有 英文法文 版的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