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主選單我們的使命聖經課程今天的經文捐款聯絡我們


 
真理的時刻 -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Picture 1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一幕
請和我們一起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

根據福音書的記載,耶穌在死之前幾個小時,曾和祂的門徒們一起吃逾越節的筵席。

雖然祂每年都參加逾越節的筵席,但是這次的逾越節筵席卻是非常特別的:
事實上,耶穌改變了它,將它設立為主的晚餐。

什麼是主的晚餐呢?它的意義是什麼?特別是對基督徒而言有什麼重要性呢?

我們的天父,當我們在尋求您的話語時,請您讓聖靈教導我們。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

阿們。
下一幕

Picture 2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二幕
出埃及記第十二章:3,5-7,11節 短評
本月初十日各人要按著父家取羊羔,一家一隻。

要無殘疾一歲的公羊羔。

在黃昏的時候,以色列全會眾把羊羔宰了。各家要取點血,塗在吃羊羔的房屋左右的門框上和門楣上。

這是耶和華的逾越節。
逾越節的設立可以回溯到摩西的時代,當時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為奴。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三幕
出埃及記第十二章:12,13節 短評
因為那夜我要巡行埃及地,把埃及地一切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擊殺了。又要敗壞埃及一切的神,我是耶和華。

這血要在你們所住的房屋上做記號。

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我擊殺埃及地頭生的時候,災殃必不臨到你們身上滅你們。
為了使埃及的法老王放以色列人自由,上帝在埃及降了九個災,可是都沒有用。

在第十個災,埃及地所有頭生的都會被擊殺:只有參與逾越節的家庭能夠倖免於難。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4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四幕
出埃及記第12章:14節 短評
你們要紀念這日,守為耶和華的節,作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以色列人以具體的行為展現他們對上帝的信心,也就是,宰殺一隻羊羔並將羊羔的血抹在左右門框和門楣上。

隔天晚上,他們看到滅命的天使《越過》做了記號的人家,饒過每一個遵行上帝命令的家庭裡的頭生子。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5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五幕
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7,8節 短評
除酵節,須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到了。

耶穌打發彼得、約翰,說,你們去為我們豫備逾越節的筵席,好叫我們喫。
耶穌在世上傳道的時候,謹遵祂父親的命令,守逾越節。

然而隨著祂釘十字架的日子臨近,他改變逾越節的意義,給祂的門徒們逾越節的新義。

祂為什麼這樣做呢?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6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六幕
約翰福音第一章:29節 短評
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就說,

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耶穌知道逾越節的意義不只是紀念將埃及人帶出為奴的埃及地而已。

它宣告著也象徵著由上帝的羔羊所完成的最終的救贖,上帝的羔羊在十字架上犧牲,將相信祂的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7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七幕
民數記第九章:12節 短評
一點不可留到早晨,羊羔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他們要照逾越節的一切律例而守。 逾越節完全預表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就連關於羊羔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的律例也是。
約翰福音第十九章:33,36節
只是來到耶穌那裏,見祂已經死了,就不打斷祂的腿。

這些事成了,為要應驗經上的話說,《祂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8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八幕
哥林多前書第五章:7節 短評
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 逾越節乃是預表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

從那時候起,逾越節的筵席就已變成無用了。
彼得前書第一章:18,19節
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流傳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9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九幕
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14-16節 短評
時候到了,耶穌坐席,使徒也和祂同坐。耶穌對他們說,

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筵席。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喫這筵席,直到成就在上帝的國裏。
就這樣,在最後一次的逾越節筵席上,耶穌設立了新的象徵以取代舊的逾越節。

這些象徵將更能完整的代表祂在十字架上的犧牲。這些象徵是什麼呢?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0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十幕
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19節 短評
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

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
第一個象徵就是無酵餅,它象徵著耶穌基督的身體,為我們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
約翰福音第六章:51節
【耶穌說,】

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1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十一幕
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17,18,20節 短評
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

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上帝的國來到。

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第二個象徵就是沒有發酵的酒,象徵耶穌基督為我們而流的血。

讓我們謹記,每一個信耶穌的人都要喝這酒。
約翰福音第六章:53節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喫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裏面。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2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十二幕
約翰福音第六章:54,55節 短評
喫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我的肉真是可喫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
讀了耶穌所說這段話,很多人都相信在主的聖餐中,餅和酒都不可思議的變成了基督的身體和血了:這樣的信念叫做《聖餐變體論》

其他人則認為耶穌的身體和血會加在餅和酒上,也就是《聖體共在論》

那麼,誰是對的呢?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3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十三幕
約翰福音第十章:9節 短評
【耶穌說,】 我就是門。 當人們引用耶穌的話:《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作為聖餐變體論或聖體同在論的基礎時,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耶穌常用比喻或形象來描述祂自己。
約翰福音第十四章:6節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約翰福音第十五章:1節
【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4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十四幕
約翰福音第六章:52,63節 短評
因此猶太人彼此爭論說,

這個人怎能把祂的肉給我們喫呢?

耶穌說,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看到猶太人他們以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祂的肉和祂的血是可喫和可喝的,耶穌改正他們:《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由此可知,所謂的餅和酒並不真是基督的身體和血,而是象徵著祂的身體和祂的血。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5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十五幕
希伯來書第七章:27節 短評
【耶穌】祂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須先為自己的罪,後為百姓的罪獻祭,因為祂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 聖餐變體論和聖體同在論意味著在每一次的聖餐式中,耶穌的身體和血一次又一次的獻上為祭。

然而,上帝的話語清楚的指陳,這樣的祭無須重複,只一次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6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十六幕
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23-25節 短評
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

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

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
上帝的話語有著明確的教導:聖餐禮的目的並不是要一次又一次的將基督獻上為祭,而是要紀念在髑髏地一次獻上就已成全這事的祭。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7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十七幕
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26,27節 短評
你們每逢喫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

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喫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參與主的聖餐是一件神聖的事。

我們必須以敬畏我們救贖主的心來領受聖餐禮,將平常的食物和象徵基督之死的獻祭的意義區分開來。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8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十八幕
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28,29節 短評
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喫這餅,喝這杯。

因為人喫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喫喝自己的罪了。
主的聖餐是為了紀念我們得救贖的代價:上帝獨生愛子耶穌基督的生命。

因此我們在參與聖餐禮時必須有充足的準備。

我們應當省察自己的良心,向上帝坦承我們的罪,並真誠的悔改。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9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十九幕
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24節 短評
門徒起了爭論,他們中間那一個可算為大 真是讓人難過啊,再過幾個小時,耶穌就要被釘十字架了,但是使徒們似乎只想知道誰為大而已。

然而,耶穌即將在逾越節的筵席以前設立一個儀式。

這個儀式要請他們放棄驕傲與野心,並做好領聖餐的準備。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0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二十幕
約翰福音第十三章:1節 短評
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這就是約翰介紹耶穌即將為祂的門徒們設立的逾越節筵席前之儀式的方法。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1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二十一幕
約翰福音第十三章:4,5節 短評
【耶穌】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

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
根據習俗,用餐之前,僕人必須洗旅行者滿是塵土的雙腳。

在沒有僕人的情況下,門徒們誰也不想放下身段去洗其他人的腳。

於是耶穌自己幫他們洗腳,為他們上了謙卑的一課。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2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二十二幕
約翰福音第十三章:12-14節 短評
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

我向你們所作的,你們明白麼?

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

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
洗腳是一種儀式,教導我們要謙卑並服侍他人,不管社會階級如何都一樣。

同時它也是一個省察良心的機會,適當地完成我們為參與主的聖餐所做的準備。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3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二十三幕
約翰福音第十三章:14,15節 短評
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

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作。
在主的聖餐前已經有很多基督徒不再行洗腳的儀式了。

然而,耶穌清楚的指出我們必須遵守這儀式,因為這儀式是我們豫備心參與聖餐禮的理想方法。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4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二十四幕
約翰福音第十三章:14-17節 短評
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

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耶穌三次堅持我們行洗腳儀式:
  1. 《你們也當彼此洗腳。》
     
  2. 《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
     
  3. 《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5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二十五幕
約翰福音第十三章:10節 短評
耶穌說,

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
在《由水和聖靈而生》那一課當中,我們明白洗禮是完全的浸入水中,象徵著信主的人成為公義,罪得赦免,在耶穌基督裏是一個全新的人。

可是當我們行走基督徒的人生旅程時,我們的腳會沾染塵土:那時我們就要到耶穌那裡得潔淨。

洗腳,一種小型的洗禮,象徵著潔淨,提醒我們一直都需要耶穌的寶血。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6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二十六幕
約翰福音第十三章:10節 短評
耶穌說,

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
我們現在比較明白耶穌的話了:凡洗過澡的人〈受過洗〉在犯錯時,無須再受洗一次,因為他沒有失去對基督的信心。

洗腳就是基督賜給我們不停歇的,潔淨的恩典的保證。

讓我們謹記,洗禮以及洗腳本身並無潔淨之德:基督才是唯一使我們經由這些儀式而得潔淨的原因。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7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二十七幕
約翰福音第六章:56,57節 短評
喫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裏面,我也常在他裏面。

永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喫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
當我們參與洗腳的儀式與聖餐禮之時,我們與救贖主耶穌基督之間的靈交就更強了。
啟示錄第三章:20節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

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8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二十八幕
加拉太書第二章:20節 短評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 因為參與洗腳儀式和聖餐禮,我們更新了和耶穌基督之間的約,我們再一次邀請祂來住在我們心裏,也因此讓我們和我們的救贖主之間的連結更加穩固。
以弗所書第三章:17節
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9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二十九幕
哥林多前書第十章:16,17節 短評
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麼?

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麼?

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
而且,當然啦,我們參與洗腳儀式和聖餐禮,我們和教友間的靈交也會更堅強。

這些儀式使我們連結在一起,而且使我們知道我們都屬於一個大家庭:上帝的教會。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0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三十幕
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29節 短評
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裏,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 我們不要忘了:主的聖餐儀式裏沒有魔法。

然而,這個儀式卻是一個恩典,教導我們基督的死所帶給我們的影響,祂的復活以及祂在我們裏面的生命。

它也傳遞給我們祂很快就要在榮耀裏再來的希望,一個每一個基督徒都熱切盼望的希望。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1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三十一幕
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26節 短評
你們每逢喫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 我們每逢參與主的聖餐就預期那天的到來─在上帝的國度裏,和耶穌一起坐席的日子。
啟示錄第十九章:7,9節
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祂,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豫備好了。

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2 真理的時刻 第九課
如此行以紀念我
第三十二幕
讓我們謝謝上帝以祂的仁慈待我們:
我們的主,

我們知道我們絕對不能忘記您為了救贖我們而付出的高昂代價:您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的生命。

為了提醒我們這個犧牲,您賜下美好的聖餐儀式,還有在聖餐之前的洗腳儀式,以便讓我們豫備心,參與您的聖餐。

請賜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參與這兩種儀式,使我們能因此而和您有更強的連結,也使我們和教會的弟兄姐妹們有更強的連結。

我們這樣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求

阿們。
前一幕
第八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第九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目前只有 英文法文 版的測驗)


這一課插圖的來源
Screen 1: In: «Adventist Review» (Special Edition - «Time to Go Deeper»), p.20. Screen 2: GREER, Arlo. In: «The Bible Story, volume 2» (MAXWELL, Arthur S.), p.116.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4, 1982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3: DORE, Gustave. In: «La Bible de Gustave Doré», Lausanne, Edita, 1994, p.63. Screen 4: In: «The Watchtower» magazine (February 15, 1990),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p.10. Screen 5: In: «The Bible in Pictures for Little Eyes» (TAYLOR, Kenneth N.), Moody Press, Chicago, 1956, p.160. Screen 6: STEEL, John. In: «God Cares, volume 2» (MAXWELL, C. Mervyn),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1985, p.48. Screen 7: MANTEGNA, Andrea. «The Crucifixion» (1456-1460), Louvre Museum, Paris. In: «La Peinture de la Renaissance Italienne» (BECK, James H.), Editions Könemann, 1999, p.258. Screen 8: MANISCALCO, Joe. In: «Images from the Bible and Sacred History CD», Chosen Works, MLI Software, JM128.BMP. Picture edited by Cyberspace Ministry. Screen 9: DA VINCI, Leonardo. «The Last Supper»,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Milan, Italy. Screen 10: In: «The Bible in Pictures for Little Eyes» (TAYLOR, Kenneth N.), Moody Press, Chicago, 1956, p.163. Screen 11: REMMEY, Paul. In: «The Bible Story, volume 9» (MAXWELL, Arthur S.), p.62.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7, 1985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12: In: «The Watchtower» magazine (April 1, 1993),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p.32. Screen 13: PAYTON REID, R. In: «The Bible Picture Book» (CHALMERS, Muriel J.), Thomas Nelson and Sons, London, p.70. Screen 14: COLEMAN, Ralph Pallen. In: «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 Philadelphia, The John C. Winston Company, 1958, p.71. Screen 15: STUTZMAN, Mark. In: «Canadian Adventist Messenger» magazine (January 1996), SDA Church in Canada, front cover. Screen 16: Unknown source. Screen 17: In: «The Watchtower» magazine (April 1, 1998),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p.32. Screen 18: REMMEY, Paul. In: «The Bible Story, volume 9» (MAXWELL, Arthur S.), p.64.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7, 1985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19: In: «The Watchtower» magazine (July 15, 1990),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p.8. Screen 20: DORPH, Anton. «Head of Christ», Lynge Church, Lynge, Denmark. Screen 21: BROWN, Ford Madox. «Christ Washing Peter’s Feet» (1852-1856), The Tate Gallery, London. In: «Charlton Heston Presents the Bible», GT Publishing, New York, 1997, p.201. Screen 22: In: «The Watchtower» magazine (March 15, 1994),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p.1. Screen 23: REMMEY, Paul. In: «The Bible Story, volume 9» (MAXWELL, Arthur S.), pp.58,59.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7, 1985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24: Photos by STENBAKKEN, Erik. In: «Signs of the Times» magazine (August 1999),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p.24,25. Composite picture by Cyberspace Ministry. Screen 25: Photo by TANK, Duane. In: «Signs of the Times» magazine (January 2000),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p.10. Screen 26: MANISCALCO, Joe. In: «La Sentinelle» magazine (April 1994),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p.12. Screen 27: BLOCH, Carl. «Emmaus», Loderup Church, Skaane, Sweden. Screen 28: BLOCH, Carl. In: «The Living Bible Encyclopedia in Story and Pictures, volume 6», New York, H.S. Stuttman Co. Inc., 1968, p.796-b. Screen 29: In: «The Watchtower» magazine (March 15, 1998),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p.31. Screen 30: In: «Le Moniteur»,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Second Quarter 2000, front cover. Screen 31: CONVERSE, James. In: «God Cares, volume 2» (MAXWELL, C.Mervyn),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1985, p.469. Screen 32: Photo by PhotoDisc. In: «Adventist Review» (July 1999), p.9.
Any copyrighted images not bearing a statement of permission, are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non-commercial scholarly commentary or criticism in accordance with section 107 of U.S. Copyright Law, and with article 29 of Canada Copyright Act (Chapter C-42), which by law can be without the consent or endorsement of the copyright holder. Images lacking attribution are either known or assumed to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or have an as yet undetermined status. Anyone having knowledge of proper attribution for an image is requested to contact us via email below so that it can be correctly noted. It is our intent to comply fully with applicable laws regar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第八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第九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目前只有 英文法文 版的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