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主選單我們的使命聖經課程今天的經文捐款聯絡我們


 
真理的時刻 -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Picture 1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一幕
我們邀請你來一起禱告:
我們的主,我們的上帝,

今天,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想要問您:人死之後是什麼樣的一個景況呢?

關於這個主題,眾說紛云,但是,我們現在要歸向您,以尋得一個最終能值得我們相信的答案。

請在我們研讀您神聖的話語時,以聖靈的力量引領我們。

我們這樣禱告奉耶穌基督的聖名,

阿們。
下一幕

Picture 2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二幕
約伯記第十四章:10節 短評
但人死亡而消滅,他氣絕,竟在何處呢? 就像約伯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想知道死後的情形。

我們會直接上天堂嗎?下地獄嗎?去煉獄嗎?我們會消失嗎?

我們來看看上帝的話對這件事的教導是什麼?

〈想要了解這一課,就必須複習一下前一課 《身,魂,靈》,這是很重要的。〉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三幕
創世記第二章:17節 短評
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喫,因為你喫的日子必定死。 我們已經明白,人之所以能享有永生是因為與生命的泉源,上帝,有恆常的交通。

而因背逆上帝,也就是犯罪,人即成了會朽壞之生物,因此難逃一死。
羅馬書第五章:12節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4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四幕
傳道書第十二章:7節 短評
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上帝。 我們也已知道,人類的身體是用土做的,而生命的氣息,或靈,乃來自於上帝。

身體和靈的組合,便成了有靈的活人〈請複習 《身,魂,靈》 那一課以得到更詳盡的內容〉。

相反地,當這個組合破裂時,生命即不復存在:靈〈生命的氣息〉回歸上帝,而身體則回歸塵土。這就是死亡,本課的主題。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5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五幕
約伯記第三章:11,13節 短評
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為何不出母腹氣絕? (...)

不然,我就早已躺臥安睡。
第一個驚奇:聖經將死亡比喻成睡覺!

我們會發現聖經中多次清楚地這樣比喻。
詩篇第十三篇:3節
耶和華我的上帝阿,求祢看顧我,應允我,使我眼目光明,免得我沉睡至死。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6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六幕
聖經將死亡比喻成睡覺:
《他們睡了長覺,沒有一個英雄能措手。雅各的上帝阿,祢的斥責一發,坐車的,騎馬的,都沉睡了。》 〈詩篇第七十六篇:5,6節〉

《【司提反】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 說了這話,就睡了,掃羅也喜悅他被害。》 〈使徒行傳第七章:60節〉

《君王,名為萬軍之耶和華的說“他們睡了長覺,永不醒起。”》 〈耶利米書第五十一章:57節〉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四章:13節〉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7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七幕
約翰福音第十一章:11-14節 短評
耶穌說了這話隨後對他們【門徒】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

門徒說,《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耶穌這話是指著他死說的,他們卻以為是說照常睡了。

耶穌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拉撒路死了。》
耶穌的話和舊約的教導是完全相符的:當一個人死了,他便是進入睡眠狀態,然後等待著他復活那一天的來到。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8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八幕
詩篇第九十四篇:17節 短評
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我就住在寂靜之中了。 因此死亡就是處於沉睡的狀態:他們寂靜的躺在墳墓裡。

聖經很直接的提到這一點:當我們死亡之後,我們就進入一個毫無知覺的狀態。
詩篇第一百一十五篇:17節
死人不能讚美耶和華,下到寂靜中的也都不能。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9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九幕
傳道書第九章:5,6,10節 短評
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

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 (...)

凡你手所當作的事,要盡力去作,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
這段聖經節是如此清楚,以至於有些人想要否認死亡的毫無意識,宣稱傳道書不是經由聖靈感動而寫成…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0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十幕
傳道書第十二章:10節 短評
傳道者專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 對於誹謗傳道書的人來說,很不幸地,上帝早就看穿他們的計謀!祂讓聖經的話來確認傳道書所言的真實性。

這麼一說,讓我們了解聖經也多處提到死亡之人是沒有知覺得的。
提摩太後書第三章:16節
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1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十一幕
聖經明白的指出死亡之人是處在全然無知覺的狀態中:
《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來,等到天沒有了,仍不得復醒,也不得從睡中喚醒。(...) 他兒子得尊榮他也不知道,降為卑他也不覺得。》 〈約伯記第十四章:12,21節〉

《我必使你平平安安的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裏,我要降與這地的一切災禍,你也不至親眼看見。》 〈列王記下第二十二章:20節〉

《因為在死地無人記念祢,在陰間有誰稱謝祢?》 〈詩篇第六篇:5節〉

《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詩篇第一百四十六篇:4節〉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2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十二幕
其他經節也指出死亡之人是完全沒有知覺的:
《祢豈要行奇事給死人看麼?難道陰魂還能起來稱讚祢麼?豈能在墳墓裏述說祢的慈愛麼?豈能在滅亡中述說祢的信實麼?祢的奇事豈能在幽暗裏被知道麼?祢的公義豈能在忘記之地被知道麼?》〈詩篇第八十八篇:10-12節〉

《死人不能讚美耶和華,下到寂靜中的也都不能。》 〈詩篇第一百一十五篇:17節〉

《原來陰間不能稱謝祢,死亡不能頌揚祢,下坑的人不能盼望祢的誠實。只有活人,活人必稱謝祢,像我今日稱謝祢一樣。》 〈以賽亞書第三十八章:18,19節〉

【附註:希伯來文中的《Sheol》在希臘文為《Hades》也就是墳墓之意。】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3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十三幕
約翰福音第三章:13節 短評
【耶穌說,】

《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
義人在死後就升到天上的說法,是沒有聖經的根據的。

死去的人毫無知覺的在墳墓中安息。
使徒行傳第二章:29,34節
弟兄們!先祖大衛的事,我可以明明的對你們說:他死了,也葬埋了,並且他的墳墓直到今日還在我們這裡。 (...)

大衛並沒有升到天上。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4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十四幕
約伯記第十七章:13,15,16節 短評
我若盼望陰間為我的房屋,若下榻在黑暗中,(...) 這樣,我的指望在那裏呢?我所指望的,誰能看見呢?

等到安息在塵土中,這指望必下到陰間的門閂那裏了。
約伯和雅各都知道他們死後不會升天而是下到墳墓,也就是死者的居所裏去。〈墳墓的希伯來文是《Sheol》;希臘文是《Hades》〉。

事實上,墳墓這字的希伯來文和希臘文意思從來不曾意味著《天堂》,《煉獄》,或是《永遠受苦的地獄》。

它比較是《墳墓》,《墓穴》之意。
創世記第三十七章:35節
我必悲哀著下陰間到我兒子那裏。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5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十五幕
約翰福音第十四章:2,3節 短評
【耶穌說,】

《我去原是為你們豫備地方去。

我若去為你們豫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那裏叫你們也在那裏。》
既然我們明白人死後不是升上天堂,而是在墳墓中安息,耶穌的話就更有意義了。

說真的,如果祂的子民死後即升天,那麼祂要如何再來接他們呢?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6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十六幕
撒母耳記下第十二章:22,23節 短評
大衛說,孩子還活著,我禁食哭泣,

因為我想或者耶和華憐恤我,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

孩子死了,我何必禁食?我豈能使他返回呢?

我必往他那裏去,他卻不能回我這裏來。
我們來注意看上述的經節:當我們禱告時,我們必須只為活著的人禱告。

為已死的人禱告是完全沒有用的:他們永恆的生命已經定了,乃是依據他們在世時所做的抉擇而定的。

我們的禱告如何殷勤都無法改變這個抉擇。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7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十七幕
申命記第十八章:10-12節 短評
你們中間不可有人使兒女經火,也不可有占卜的,觀兆的,用法術的,行邪術的,用迷術的,交鬼的,行巫術的,過陰的。

凡行這些事的,都為耶和華所憎悪。
我們已經研究過〈請看 《使用上帝的熱線》 這一課〉,上帝是我們唯一禱告的對象。

既然已死之人是毫無知覺的,我們也就可以理解向他們禱告是完全無用的。

上帝甚至更進一步的嚴重警告我們不可招魂。

為什麼這件事如此危險呢?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8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十八幕
以賽亞書第八章:19,20節 短評
有人對你們說,當求問那些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就是聲音緜蠻,言語微細的,你們便回答說,百姓不當求問自己的上帝麼?豈可為活人求問死人呢?

人當以訓誨和法度為標準!他們所說的若不與此相符,必不得見晨光。
因為試圖要與死者說話,我們便給了撒但一個機會來扮演死者,並因此而欺騙我們,讓我們相信他的謊言。
哥林多後書第十一章:14節
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19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十九幕
約伯記第七章:9,10節 短評
雲彩消散而過,照樣,人下陰間,也不再上來。

他不再回自己的家,故土也不再認識他。
因此,房子鬧鬼的現象並不能解釋成是死去的人回來了,這其實是撒但的作為。

事實上,撒但想讓我們相信,我們可以跟死後的世界溝通,所以才用這種方法欺騙我們。

我們會在靈魂不死的課程中,對此詳加討論。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0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二十幕
瑪拉基書第四章:5節 短評
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 現在,我們來看有關輪迴轉世的一些敘述。

有些人試圖以聖經來證明輪迴轉世的真實性,便節錄耶穌所說的這些話,並且宣告說他們確認施洗約翰就是以利亞的轉世再生。

可是,耶穌所說的話真是這個意思嗎?
馬太福音第十一章:7,14節
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 (...)

《你們若肯領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1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二十一幕
路加福音第一章:17節 短評
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 耶穌稱施洗約翰為《應當來的以利亞》,因為約翰擁有先知以利亞的心志能力。

而且,施洗約翰本人也否認他是以利亞。

這麼一說,那到底聖經對於輪迴轉世的教導是什麼呢?
約翰福音第一章:21節
他們又問他說,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麼?

他說,我不是。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2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二十二幕
創世記第三章:4節 短評
蛇對女人說,

《你們不一定死。》
撒但對人所說的第一個謊言就是讓人相信,不論他順服上帝與否,人是不死的。輪迴轉世的觀念即源自這起始的第一個謊言。

然而,聖經的教導是清楚的:人只有一死,而且死後等著他的是審判,而不是在世界上的另一次的生命。
希伯來書第九章:27節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3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二十三幕
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43節 短評
耶穌對他【罪犯】說,

《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現在我們來看三個對於死後無知覺的典型反證:首先,我們來看耶穌對那個悔改的盜匪的答覆。

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最原文裏並沒有標點符號:解經的人需選擇怎麼安排標點符號,好讓句子通順易讀。

因此,這個句子可以讀成:《今日我實在告訴你,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現在,你會問,這個句子該怎麼讀才對?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4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二十四幕
約翰福音第二十章:17節 短評
【耶穌說:】

《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
耶穌在復活之後說他還沒有升上去天堂,也還沒有帶悔改的盜匪同他一起到天堂去。

因此那個句子正確的讀法是:《今日我實在告訴你,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這樣的讀法顧及了耶穌所宣布的話以及聖經的教導,因為聖經中說死去的人乃是在墳墓中安息,等待末日的審判,並非死後直接上天堂。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5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二十五幕
啟示錄第六章:9,10節 短評
我看見在祭壇底下,有為上帝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

大聲喊著說...
第二個典型的反證:那在祭壇底下大聲喊叫的靈魂。

我們得注意的是,這是啟示錄中的記載,而啟示錄是用鮮明的,象徵性的語言所寫的,特別是在描述七個封印時,本段經節即摘自有關封印的描述中。

這個異象的意義是否有別於死後之人仍有知覺的觀念呢?

我們來看以下兩段經文...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6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二十六幕
創世記第四章:10節 短評
耶和華說,你作了甚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裏向我哀告。 就像亞伯的血向上帝哭訴,見證了他兄弟該隱的罪惡一樣,殉難者們的血向上帝哭訴,見證了迫害他們之人的罪惡。

因此,經節中記載在哭喊的,並不是受難者們本身,而是他們的血,是一種象徵性的哭喊,見證著他們所受過的傷害。
希伯來書第十二章:24節
並新約的中保耶穌,以及所灑的血,這血所說的比亞伯的血所說的更美。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7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二十七幕
路加福音第十六章:19-24節 短評
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 (...)

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裏,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

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的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裏。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
第三個也就是最後一個典型的反證是:討飯的拉撒路和邪惡財主的寓言。

寓言是一個故事,用來佐證一則教訓:它無須對號入座的要求字面上的逐字譯解。

證明呢?請看...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8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二十八幕
士師記第九章:7-9節 短評
你們要聽我的話! (...)

有一時樹木要膏一樹為王,管理他們,

就去對橄欖樹說,請你作我們的王。

橄欖樹回答說,我豈肯止住供奉上帝和尊重人的油,飄颻在眾樹之上呢?
如果照字面上的解釋來看,那麼就是樹會說話了。作者當然不會要我們這樣解讀的!

同樣的,在拉撒路和惡財主的寓言中,耶穌要說的並不是人死後的事,而是要突顯法利賽人的自私。

我們已經看過耶穌對於死亡的教導了:祂將它比喻成睡覺。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29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二十九幕
使徒行傳第二十四章:15節 短評
並且靠著上帝,盼望死人,無論善惡,都要復活。 那麼,死亡之眠的結局是什麼呢?

聖經告訴我們會有兩種復活:
  • 首先是義人的復活,在耶穌第二次降臨的時候。
     
  • 然後是不義之人的復活,在千禧年〈這是往後要探討的主題〉之後。
約翰福音第五章:28,29節
凡在墳墓裏的,都要聽見祂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0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三十幕
但以理書第十二章:2節 短評
睡在塵埃中的,必有多人復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遠被憎惡的。 There will be two resurrections: first that of the righteous, and 1000 years later, that of the wicked.
啟示錄第二十章:4-6節
我又看見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上帝之道被斬者的靈魂,和那沒有拜過獸與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他印記之人的靈魂,他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其餘的死人還沒有復活,直等那一千年完了。

在頭一次復活有分的,有福了,聖潔了。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1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三十一幕
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53節 短評
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 在第一次復活的時候,上帝要使義人變成不朽的。他們要得著永遠的生命。

第二次的復活會將作惡之人帶到上帝的寶座前,他們要接受審判,然後要經歷《第二次的死》。

然而,到底什麼是第二次的死呢?這就是我們下一課所要探討的主題。
啟示錄第二章:11節
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2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三十二幕
關於死亡與復活的簡述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3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三十三幕
啟示錄第二十一章:4節 短評
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願上帝這些美好的應許成為我們互相勉勵,向前奔跑不氣餒的泉源。
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26節
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
下一幕前一幕

Picture 34 真理的時刻 第十五課
人死之後...
第三十四幕
我們來禱告:
我們的父,

我們該如何來感謝您清楚的告訴我們死後的事呢?我們現在要靠著耶穌基督來更新我們和您的所立定的約。

求您赦免我們的罪,並請讓聖靈全時間的引領我們,而且,我們若在您的獨生愛子復臨之前死亡,我們祈求您,就像那和耶穌同釘十字架的盜匪所求的一樣:《耶穌阿,祢得國降臨的時候,求祢紀念我。》 〈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42節〉。

請在第一次復活時喚醒我們,好讓我們得著永生。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

阿們。
前一幕
第十五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第十五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目前只有 英文法文 版的測驗)


這一課插圖的來源
Header Picture: Picture from the Web site: http://serc.carleton.edu/images/introgeo/interactive/examples/Virginia_Tombstones.jpg Screen 1: In: «Photo Gallery 25,000» by Media Graphics International, CD #1, 054_180.JPG. Screen 2: BOUGUEREAU, Adolphe William. In: «Master Clips 500,000» by IMSI, CD #19, 610050.JPG. Screen 3: RUDEEN, Herbert. In: «The Bible Story, volume 1» (MAXWELL, Arthur S.), p.68.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3, 1981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4: MARTINI, Simone (1283-1344). «The Death of St. Martin» (c. 1321), Lower Church of San Francésco, Assisi. Picture from the Web site: http://cgfa.kelloggcreek.com/martini/p-martin18.htm Screen 5: GHIRLANDAIO, Domenico. «The Funeral of St. Francis» (1485). In: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Saints» (McNEILL, John), Bison Books Ltd., 1995, p.62,63. Screen 6: Picture from the Web site: http://bellalunadesigns.com/vincentgallo/media/funeral8.jpg Screen 7: BLOCH, Carl. «The Raising of Lazarus». Frederiksborg Slotskirke; Hillerod, Denmark. Screen 8: Picture collection «ClickArt 65,000» by Broderbund, CD #4, RELCL033.JPG (detail). Screen 9: Picture in: «Master Clips 500,000» by IMSI, CD #18, 505338.JPG. Screen 10: In: «Votre Bible et Vous» (MAXWELL, Arthur S.), front cover.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9, 1987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11: Picture collection «ClickArt 65,000» by Broderbund, CD #4, RELCL018.JPG. Screen 12: FRA ANGELICO (1400-1455). «Burial of Saints Cosmas and Damian», Museo di San Marco, Florence. Picture from the Web site: http://sunsite.sut.ac.jp/cgfa/angelico/p-angeli23.htm Screen 13: Picture from the Web site: http://inframedia.com.au/sambo/cemetery.jpg Screen 14: FRA FILIPPO LIPPI. «The Funeral of St. Stephen» (1460), Cathédrale de Prato. In: «La Peinture de la Renaissance Italienne» (BECK, James H.), Editions Könemann, 1999, p.348. Screen 15: HEASLIP, William. In: «The Bible Story, volume 10» (MAXWELL, Arthur S.), p.200.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7, 1985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16: Picture collection «ClickArt 65,000» by Broderbund, CD #4, RELCL033.JPG (detail). Screen 17: In: «Signs of the Times» magazine (March 1995),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p.7. Screen 18: In: «The Watchtower» magazine (January 15, 1988), New York,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p.4. Screen 19: STEEL, John. In: «The Triumph of God’s Love, volume 2» (WHITE, Ellen G.),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and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1950, p.483. Screen 20: MARGETSON, W.H. In: «The Bible Picture Book» (CHALMERS, Muriel J.), 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 p.58. Screen 21: BACICCIO, Giovanni. «St. John the Baptist Preaching», The Louvre, Paris. In: «Charlton Heston Presents the Bible», GT Publishing, New York, 1997, p.154. Screen 22: Picture from the Web site: 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football/college/news/1998/11/19/steinmetz_funeral/lg_funeral_ap_01.html Screen 23: HARLAN, Russell. In: «Uncle Arthur’s Bible Book» (MAXWELL, Arthur S.), p.427.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45, 1947, 1948, 1949, 1968, 1996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24: COLEMAN, Ralph Pallen. In: «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 Philadelphia, The John C. Winston Company, 1958, p.113. Screen 25: MANISCALCO, Joe. In: «Images from the Bible and Sacred History CD», Chosen Works, MLI Software, JM249.BMP. Screen 26: In: «My Book of Bible Stories»,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1978, p.19. Screen 27: DORE, Gustave. In: «La Bible de Gustave Doré», Lausanne, Edita, 1994, p.307. Screen 28: «Olivier». In: «The Reader’s Digest Bible - Illustrated Edition», 1990,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p.636. Screen 29: SKIDMORE, Lou. In: «La Sentinelle» magazine (November 1996),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p.8. Screen 30: JUSTINEN, Lars. In: «La Sentinelle» magazine (November 1993),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ociation, front cover. Screen 31: MOTTEZ, Victor-Louis (1809-1897).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Musée des Beaux-Arts, Lille, France. In: «Revelation - Art of the Apocalypse» (GRUBB, Nancy), Abeville Press Publishers, 1997, p.103. Picture edited by Cyberspace Ministry. Screen 32: PROVONSHA, Clyde N. In: «The Triumph of God’s Love, volume 2» (WHITE, Ellen G.), p.536. Used by permission. Copyright ©1952, 1980 by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ociation,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Screen 33: GREENE, Nathan. «Johnny Made Whole». In: «Inspirational Fine Art», Hart Classic Editions (www.hartclassics.com), p.6. Screen 34: In: «Photo Gallery 25,000» by Media Graphics International, CD #2, SCENE009.JPG.
Any copyrighted images not bearing a statement of permission, are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non-commercial scholarly commentary or criticism in accordance with section 107 of U.S. Copyright Law, and with article 29 of Canada Copyright Act (Chapter C-42), which by law can be without the consent or endorsement of the copyright holder. Images lacking attribution are either known or assumed to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or have an as yet undetermined status. Anyone having knowledge of proper attribution for an image is requested to contact us via email below so that it can be correctly noted. It is our intent to comply fully with applicable laws regar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第十五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第十五課的測驗正等著你呢!
(目前只有 英文法文 版的測驗)